Monday, March 31, 2014

人人都須有同情心

天災人禍,不能預知,無法避免,降臨在誰的頭上誰倒霉。這樣公平嗎?有此問者說話簡直九唔搭八。人有旦夕禍福,天降橫禍,只有一面積極應對,一面逆來順受。因為不能預期,不能說明天我將無故受苦,後天你當要受難,公不公平根本無法討論!

可是今天有一群人真的遭逢厄運了,真的受苦受難了,任誰,任誰都會心有不忿,恨天恨地,情有可原。這時候,同情心就要派上用場。同情——理解,慰問,以致慷慨解囊,樂善好施。

面對一群遭逢厄運的人,面對這樣一群遭受命運“不公”待遇的人,你還要他們“公平”地幹嘛呢,這樣的要求合理嗎?身為領導人或主事者,高高在上,措辭高傲,同情心在哪裡?不彰顯同情心,災黎恨天恨地之後,就是恨人了!

沒有同情心者罪有應得,理應受到千夫所指的懲罰!

Tuesday, March 4, 2014

百物便宜時間何價 欲享美食貴客慢等

按:這一系列文章的靈感來自回家過年時聽到的某則新聞,至今仍稍有印象,是檳島汕頭街(Lebuh Kimberly)一家馳名糖水鋪於新年期間起價而被電視新聞訪問的片段。不久又看到貿消部長受訪說將嚴格執法,取締小販坐地起價云云,心裡就為糖水鋪暗暗叫苦。

是的,我們固然不希望荷包出血,總是希望用最低的價格享受最好的一切。既然我們是這樣,又怎能希求小販不是用最高的價格來販賣他們的手藝和勞動力呢?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公平的,這就是答案!

我們往往以為,供應者/賣家/小販可以隻手遮天,定什麼高價來剝削消費者(我們)。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貿消部長看來有),不妨想想,如果他要剝削你,為什麼不定更高的價格——一千、一萬、一百萬?他不能用一千塊來剝削你,和他不能用十元來剝削你是一樣道理的。

過年期間和哥哥討論過這問題,那時我只有零零散散的“線索”,今天算是把線索成功串聯,找到破案關鍵了。但文章是有很多不詳盡之處的,歡迎讀者討論。

恰逢三月四日,我哥生日,祝你生日快樂。

七、

艾智仁不只把價格作為勝負準則來看,他還提出,如果市場價格受到某種壓制,市場上會出現其他論勝負的準則。

具體的例子,包括排隊輪購,原本可以不用排隊就買得到的物品,因為價格被強制壓低,讓原本只願出低價購買該物品的人也參與買賣,可是物品供應有限,於是只好以先到先得的輪購方式決定該物品誰屬。

更加具體的例子,體現在國人身上。君不見,每一次部長宣布隔天油價將會調漲,油站都大排長龍嗎?很多人原本可以睡安穩覺,或享天倫樂,卻在當晚特地開車到油站,享受另一種天倫之樂……假如油價是自由浮動的,除非有神算子出現,這種情況永遠都不會出現。

經濟學者之所以反對價格受到任何壓制,乃是因為在眾多決勝負的準則當中,只有價格,the price,是不會有“浪費”的。為什麼沒有浪費?因為用其他準則交易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對社會並無幫助——你排隊一個小時,對社會有何幫助?徒勞民傷財耳。而用市價交易,對經濟無論如何都有較大的裨益——你多付出一百元,這一百元再輾轉到某人手上,再轉再轉……經濟就是這樣運作起來。

八、

如果說小販訂定價格的權利受到壓制——價格受到壓制——那出現的“其他競爭準則”是什麼呢?

傷腦筋。洗澡時靈光一閃,想到了。和排隊輪購相似,我們需要排隊等餐,而這隊可以是坐在餐桌上排的!

是的,也是我這趟回家的親身經歷。話說那天約了三位朋友去吃大名鼎鼎的芋頭飯,而該檔口附屬於某咖啡店,該咖啡店還有六七家分別賣着不同食物的小販。我們只為芋頭飯而去。

咖啡店的經營模式是“開放式”的:是食客非食客,進進出出,沒人管你,更沒有人招呼坐下。那時咖啡店爆滿,我們要找到座位,要看準哪桌食客較快用完,然後站到桌子旁,守株待兔式地等。視乎運氣,因為等位子的人可不止你一夥人,還有其他食客,看錯了桌子就要慢遲到者點餐了。

且慢!慢點餐,可不代表慢上菜,視乎運氣,慢點餐是可以快上菜的。點了久久不上菜是常有的——這一次,我們重複order了三次才上菜。人的記憶有極限,這是小販不可避免的失誤。

問題是,為什麼明知有不足,這麼多年了,絲毫改善動機都沒有呢?答案非常簡單,改是這樣不改也是這樣(指收入),為什麼要改呢?

是價格受到壓制導致小販不轉型,咖啡店十年不變。小販不轉型,Old Town高朋滿座,星巴克到處開……長此以往,豈是以食為天之大馬人民之福?

小販為什麼不轉型·四之四

Monday, March 3, 2014

千夫所指政府樂樂 物無所值小販叫苦

按:本來好好的一篇《小販為什麼不轉型》被我拆成四篇分四天刊出。計劃刊到第四篇,剛好家兄生日,順便賀他一賀。不想,來到第三篇,驚聞恩師陳強華離世消息。他或許沒有關注我的blog,或許不喜歡看我寫的文章,但是他對我有意栽培,用心教導,我是知道的。要是沒有當年他精神上無形的鼓勵,和實際上提供我一個平台(加入《日新時代》,寫〈交流道〉時放縱我東拉西扯評東論西),今天可能我會很討厭我自己。

對他的教育之恩,學生是衷心感謝,也要終生感恩的。可惜在他生前沒有寫過感謝他的文章,可嘆自己還沒有成就可以謝師恩,可悲最近幾年他遭逢厄運,甚至還被他奉獻一生的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背棄……學生無以為報,僅以此篇不成才之作,獻給恩師,願你安息。

文章內容和恩師無關。僅此聲明,讀者不要以為受騙了。

五、

馬來西亞很多食肆縱使食物不出眾,服務差勁(僱傭外勞,且不加訓練,頗有點亂來),而消費者怨聲四起,生意卻依然絡繹不絕,讓人好生奇怪。

我想出的解釋,是人民的思維模式使然。我們這個民族,慣於依賴政府,社會上什麼東西不好,首當其衝的是政府——政府沒有做好這個政府應該這樣那樣。弔詭的是,政府今天背負很多的罵名,卻是政府自己造成的。

具體而言,包括控制教育和媒體。尤其語文課,不妨回想一下老師是怎麼教我們寫作文的——而且是整整十二年的教育啊!另一方面,控制媒體。報紙的內容、打標題的方式,都或明或暗地表示“有關人員”努力不足所以出錯,或是“有關人員”體恤民情所以施仁政等等。

最弔詭的是,我深深相信,儘管受到千夫所指,這個結果卻是政府喜而樂見的。因為你越批評政府,越說明你依賴政府;你越依賴政府,政府就越可以堂而皇之地出手干預市場、施行管制。管制越多,可以抽的油水就越多。貪污源於管制,沒有管制就沒有貪污。

我們慣於依賴政府,致使雙眼迷濛昏花,使我們不知道價格才是傳遞訊息最有效的工具。Old Town之所以屹立不倒,原因無他,我們不斷地在投鈔票給他們!請廉價外勞賣難吃食物和請較貴的本地勞工做好吃的食物都賣十元都那麼多人客光顧,為什麼我不節省成本呢?

這是人之常情,你我都這樣。不要用道德價值觀批評。

六、

若是你覺得一碗麵不值十元而你還掏錢購買,我能想到的解釋有四:

(一)你頭腦有問題;
(二)你在做善事,十元扣除你對麵的估價是你付出的善款;
(三)你在以德報怨,希望他有一天改過自新——沒有資本又怎麼提升食物和服務的素質呢——付出的高價是投資;
(四)其實的其實,那碗麵值十元。受限於民族的慣性思維,你覺得,不要外勞,可以通過政府立法禁止食肆僱傭外勞;你心底覺得,食物也不太差,環境卻好上十倍百倍,足以蓋過美味程度的損失。不是嗎?和女友約會、和朋友聚餐,是去咖啡店,還是去Old Town

我一直想不通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食物做得好的小檔口不轉型,殘舊的咖啡店不裝修?

難道是上面說過的邏輯,即現在生意已經夠好而無需改變了嗎?以人人皆自私有錢必賺奮勇向上為分析前提,食物足夠美味,把裝潢提升可以把Old Town的客源搶過來而發財絕對可以想見。既如此,又是什麼因素阻礙轉型呢?

我認為這不是淺問題,需要深入地調查才能得到可靠的解釋。

胡思亂想,我看到了解答問題的幾條線索:

(一)上文提到,小販要起價,要上報紙解釋。這說明價格調整有難度,而目前小販開出的價格,可能是受到某種壓制的。這樣,價格傳遞訊息、創造誘因和分配收入的功能就被廢了;

(二)某種壓制指的是什麼?可能是社會上消費者(親愛的國人)給的壓力,這壓力進而又壓在主張“民主”關注“民生”的政府身上。小販起價是很困難的。

(三)小販起價會引起那麼大的關注,宏觀而言,可能和政府廣泛地干預市場有關。以馬來西亞有所謂“統制品”,壓住了大部分食料的價格,加之國人普遍抱有“成本決定價格”的思維——是的,沒有一個人肯承認,但是事實:我們瞧不起小販——起價是以為難。

(四)我之所以認為“起價難”重要,是因為我認為逐步的起價有增強小販信心的作用,也有助於小販累積轉型資本,轉型涉及的投資額可能不小。所謂增強信心,是說一家自信咖啡風味獨特的店主把價格定得比對面家高,若因此發現自家顧客減少而對面家顧客增多,就說明說風味獨特是一廂情願,被市場否決了。或者相反,店主把價格定在對家雙倍之額,還是客似雲來,他就是打贏了boss或是升了級,可以逐步挑戰Old Town或者星巴克了。

(五)轉型所需的知識絕不容易。求得知識以後做小販?收入微薄,哪個有識之士要做小販?所以哪個傳統手藝失傳,不要驚訝更不要嘆息,因為市價被壓制,任他如何精彩絕倫,收入都比街頭做sales低。而如果不失傳,傳承的不只是手藝,還有附著於小販身份的貧窮。低下階層無法脫貧,都敗聲稱致力於滅貧反而造成貧者世代相傳的政府管制所賜。

讓我重申,價格被壓制,起不得,反映不了真實的代價,經濟要發展起來,就成疑問。

小販為什麼不轉型·四之三

Saturday, March 1, 2014

大師指路 價格真理

四、
產權經濟學大師艾智仁(A. Alchian,大陸譯作“阿爾欽”)說過,價格決定什麼,比價格怎樣決定來得重要。從這個角度看競爭,價格就是論勝負的準則。然而,是誰在論勝負呢?

首先,是消費者。一碗麵賣十元,你肯買,麵就是你的,你贏;你不肯,麵不是你的,你輸。遊戲並不到此結束,賣麵的也要論勝負。十元的麵都沒有人肯買,他不降價或是某些因素降不下來,他就等執笠(倒閉)。價格決定的,就是整個經濟的運作。

我們可以理解,店家老闆可以把價錢開得夠低來吸引消費者,是因為他們入貨的成本,進而推想是該物品的生產成本夠低使然。但以此就以為所有成本低廉之物都應該以低價來賣,那就大錯特錯了。

以大眾書局(Popular)為例,它的陸版書的定價很可能是它入貨成本的雙倍。同一本陸版書,我在大陸(Tips:現在可以上淘寶買,學精點!)買,付的是原書封底印有的“定價”打九折,且付的是人民幣;大眾書局的陸版書也是根據封底原有的“定價”來定價,但定的是馬幣!

再以電子產品為例(這個價差比較誇張)。前幾年平板電腦時興,大陸有國產品牌,也有Ipad山寨版。同一款山寨版,在深圳的售價是RMB 500,在馬來西亞賣RM 500。當時的馬兌人匯率,差不多是12。利潤是翻倍。

常識告訴我們,憑著如此可觀的“利潤率”,該是有競爭者蜂擁去分一杯羹才是的。事實卻非如此——在檳城,你只能找到一家書店,而它就是Popular。而賣山寨版Ipad而發達的我沒有聽說過。

以此回看艾智仁的名言,苦苦追尋價格怎樣決定並不重要——你總不能在Popular門前示威,抗議它們牟取暴利。它們更無需登報交代,何以此書售價四十不是二十。因為買書人總是可以選擇不買。而經濟規律告訴我們,若有暴利可謀,謀之者必眾;謀之者眾,價格必然下降,暴利自會消除。事實並非如此。

記得,去買東西,不要老是問價格怎麼決定——為什麼這麼貴或是那麼便宜——而要問自己,這樣東西,我願意出多少錢來購買——定價高過願出之價,不買;定價等於或低過願出之價,買。

循此道理,如果你認為二十元的書就應該以二十元購買,就不要給Popular四十元買那本書。同理,認為Old Town的“食物”(“”是因為光顧食肆並不只是果腹,還有很多其他目的,你想像得到的)不值十塊錢,就不要幫襯它。

小販為什麼不轉型·四之二

舊街場開價高 真小販起價難 (修訂)

上篇之按語說“談一些經濟現象”,是筆誤。接下來這四篇,談的就一個經濟現象——小販為什麼不轉型。

既然是要討論這麼單一的問題,乾脆把它從〈新年回家有感〉分拆出來,另組一新系列好了。

一、

馬來西亞人總說,馬來西亞是一個美食天堂。出國轉一圈,發現幾乎除了歐洲人之外什麼人都認為什麼人的地方都是美食天堂。與其爭辯,不如說,好吧,我們都活在各自的天堂。
所以,我們回家時總要去找吃的。

我騎著摩托想去買吃了很多年的炸雞。這檔炸雞,起碼賣十年了,沒有換過店址,檔口大小也幾乎沒有變過。那天農曆十二月二十八,她沒有開檔。

抱著一肚子失望,到斜對面的商業區去晃晃。高中時,台式珍珠奶茶時興,那裡開了起碼四家的奶茶店。轉了一圈,一家仍在,一家易主更名,其他的都消失了。冷冷清清,倒是新進駐了一家茶太(Chatime)景象好些。茶太一來就直接租下三層樓面,煞是豪邁。這家奶茶店有趣的地方是僱傭的員工是馬來人,招呼顧客會說俏皮的“歡迎光臨”,顧客卻不能以中文點水,因為員工其實不懂中文!價格也不便宜……但這些都無阻其客似雲來的熱鬧景象。

我的舌頭其實很不靈敏,實在喝不出此家和彼家的奶茶有什麼區別。假如大家都和我一樣,那又是什麼因素決定不同的客流量呢?

二、

那個商業區還有很多食肆,驟眼看去,一般都冷冷清清,唯獨Old Town高朋滿座。Old Town高朋滿座的景象,我這趟見過不少次——此區的、機場的、商場的、等等。

我高中時就對Old Town很反感,原因有二,而這兩個原因都深深的和我認知裡的“Old Town”概念相悖:一者貴,一碗蝦麵就要十塊錢;再者,侍應生皆外勞!

Old Town今天的情況依然如舊,而我對它的厭惡也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化。可是,Old Town越做越大是不爭的事實。

馬來西亞有個奇怪的現象,當一般小店家小檔主要起價了——起的可能只是五角或是一元,且是從三元變三元五角——馬上就會怨聲四起,小販要被報紙採訪,要苦苦申訴成本高漲萬不得已大家見諒云云。小心翼翼,警惕什麼消費者委員會什麼貿消部調查他們“坐地起價”;Old Town開門就賣十元,擺明打搶,卻不會有人kacau(干擾/投訴)。然而,雖無咖啡店明鏡高掛,但高朋滿座的程度遠超很多傳統咖啡店。

起價是罪,開高價不是罪……所以,千錯完錯,錯的是小販先開的價太低嗎?

三、

當然不是!因為兩者提供的“物品”,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不一樣之物當然有不一樣之價了。

首先,小販的麵和Old Town的麵固然都是福建麵,但是兩者所售賣的飲食經驗是不一樣的。在咖啡店吃麵,坐的是膠椅,吹的是風扇;在Old Town吃麵,坐的是沙發,吹的是冷氣。
兩者麵的美味程度,當然也有高下之分了。

這還不是全部。說起來有點無稽,是一個微妙處。那是,小販不收服務費不收政府稅,而Old Town兩者相加,一共需要16%10%服務費6%政府稅)。沒有調查過,我至今還不明白為什麼喝一杯咖啡也要交稅!

如果說,政府稅提供了Old Town開高價的正當性,也就是在說,它東西賣得貴沒關係,有一部分錢是進政府口袋的,政府轉而用來濟貧的。政府願意收,人民消費者也樂意付——濟貧這偉大任務,豈能少我一份?

以上的分析,可能可以解釋Old Town價格高的原因,卻不能解釋小販為什麼不轉型。小販為什麼不轉型,讓我用接下來三篇談一談。


小販為什麼不轉型·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