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9, 2016

炒iPhone見識文化差異

刊於2014年10月17日《星洲日報》言路

近期说起香港,大家可能只会条件反射式地联想到“占领中环”,鲜少有人留意到炒卖iPhone 6的风潮。“占中”是政治问题,难懂并且令人头痛;“炒PHONE”是经济问题,明了兼有趣味。 
炒机风潮始于苹果公司九月十日的发布会——九个首批发售地点中,亚洲地区只有香港和新加坡,中国大陆不在其中!其正式开售日为九月十九日,而九月十二日即开放网上预购。此预购也,在三小时以内就被抢购一空。唯因发货时间由一至四个星期不等,预购者可能要在一个月后才能收到货;抢机高潮,九月十六日才揭幕。 
与预购不同,十六日出台的网上预约(iReserve),抢到名额者,可在十九日正式发售日当天到门市取机。网上预约在早上八点开放,不出十分钟,名额已被抢完!是的,可能为了避免有人连夜排队,香港的苹果公司只让成功预约人士购买新PHONE。由二十日始至动笔为文之时,网上预约系统每天早上八点更新,成功预约者可于当天取机。每日开放的名额有限,机种有别。我亦参与其『盛』竞争激烈,每日名额不消五分钟就被抢清光! 
何以大家如此疯狂抢Phone?看看苹果日报九月十日题为《IPHONE 6 PLUS 势炒至两万》的旧闻就略知大概。在正式发售前,已有暗盘预计回收价将溢出原价逾倍。到发售日当天,收机价果然如此——以10.42的汇率算,原价约RM235016GB IPHONE 6的回收价一度升到RM3570;原价约RM3400128GB IPHONE 6 PLUS的回收价则高达RM7770 
香港多年以来以其经济自由立足于世,港人对炒买炒卖习以为家常便饭。股票不说,自IPHONE 3GS推出以来炒卖手机已成年度例常『盛事』。任苹果零售店门口站满拿着叠叠钞票的黄牛,就是没有政府插手管制,更不会有人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因为每人都可凭一己之力(付出时间与金钱)和得到上帝的眷顾(运气)订购,这里没有『公平』问题。容许价格自由波动(翻倍炒上),其实是给消费者(苹果用户或所谓『果粉』)一个大挑战,即到底你肯付出多少代价(主要是金钱)第一时间去拥护/使用这部新尤?如若一位果粉在发售日当天抢到上述那部6 PLUS,其留着自用的代价不是官方标价而是RM7770RM4370的收入是被放弃了。值得吗?没有人能比付出代价的人更清楚。能够放弃这近乎国人两个月薪水的果粉,算他够『死忠』! 
炒风随着九月三十日的消息——中国工信部于当天早晨批入网证、苹果紧后公布大陆十月十七日开卖——而降温。炒风降温而未逝,皆因大陆定价严重偏高和货源不明朗(没有『等』)因素所致。上述那部6 PLUS,现在只有RM250上下的『水位』了。 
见香港『水位』不高,我意兴阑珊地上lelong.com.my查看我国水货价格,竟然给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苹果虽然没有给不同颜色定上不同价格,但『收机佬』是有的。在香港,收机价的规律一般是金、银、灰,有时金、银打平,但同一型号灰一般收最低。在马来西亚,根据该网商铺的价格,其规律则是灰、金、银,这回有时打平的是灰和金,银总是最低。 
谁说文化不能标价?华人喜金,故肯付出更高代价去换取金色手机;国人好灰,故灰色较贵。不同颜色之间形成价差的因素可以千丝万缕,但价格(或代价)即可说明一切。还是一九九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高斯说得好:若要消费者表达他们的喜好,强迫他们出价是唯一的可靠办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